提起 Alexander Mcqueen 應該會立即聯想到骷髏造型,這的確是品牌的經典設計,帶點中性反叛和黑暗的感覺。品牌創辦人 Lee Alexander McQueen 被稱為時尚鬼才,雖然他已離世超十年,正如他所說「我死後,你們會記得 21 世紀是 McQueen 開始的。」從他手上誕生的 McQueen 充滿獨特魅力,大受名人和時尚達人的愛戴。以下12 件關於 Alexander Mcqueen 的事,看完保證重新愛上這個品牌。
品牌創辦人 Lee Alexander Mcqueen 出身低下階層,小時候在英國東倫敦長大。童年飽受斯凌,被父親虐打、被姐夫性侵過,只能以不幸和痛苦來形容。他絕非含著金湯匙,輕鬆從時裝設計學院畢業的設計師。而是憑藉實力,從傳統西裝裁縫店當學徒,一步一腳印走上舞台。
Alexander Mcqueen 從未接受正規藝術教育,憑才華及實力進入中央聖馬丁學院(Central Saint Martins)修讀時裝設計和藝術碩士學位。他的設計深深吸引英國雜誌《Tatler》服裝編輯 Isabella Blow,更出資 5000 英鎊買下他的所有畢業作品,可說是他的時裝路上的貴人之一。
Alexander Mcqueen 在母親支持下,於 1992 成立同名品牌,設計一向走非主流路線。一開始很多人不認同他的設計,經歷過無數的冷嘲熱諷。但他堅持個人風格:「我重視女性權力,我想讓大家害怕那些穿著我衣服的女人。」因為生長環境影響,他把情緒投射進設計中,希望穿上他的衣服的女性都能擁有勇氣和變得更強大,有人笑稱 Mcqueen 給予女人一身盔甲。
雖然 Alexander Mcqueen 設計備受爭議,但他的才華是無可置疑的。他曾 4 次獲得英國年度設計師獎,並從英女王手中接過大英帝國勳章 (CBE)。他被Givenchy 邀請前往巴黎總部擔任創意總監,其後更與 Gucci 集團結盟,出任該公司的創意總監。
Alexander Mcqueen 每場時裝秀都不會讓人失望,每一次想表達的主題都明確和令人印象深刻。從畢業發表的 Jack the Ripper Stalks His Victims 時裝秀、1995 年的 Highland Rape 呈現英格蘭和蘇格蘭歷史恩怨、1998 年的 Golden Shower 在時裝秀上下起黃色的雨、2011 年 Voss 中模特兒仿佛想逃離精神病院的設計,每一場都仿如觀賞藝術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 Alexander Mcqueen 於 1999 年名為 No. 13 的時裝秀,結尾時由超模 Shalom Harlow 和機械手臂共舞。模特兒身上的白色連身裙任由兩邊的機械手臂噴灑顏料,營造出獨一無二的作品。這場表演至今仍為時裝迷津津樂道,亦是 Alexander Mcqueen 唯一一場感動落淚的時裝秀。
現時幾乎每個品牌都舉辦直播時裝秀,但 Alexander Mcqueen 快人一步,早在 2010 年便舉行了史上首個線上直播的時裝秀 Plato’s Atlantis。可惜又遺憾的是,這亦是品牌創辦人 Lee 掌舵的最後一場時裝秀。
在時裝秀 Plato’s Atlanti 展示的犰狳鞋(Armadillo Shoes)成為焦點,卻因為 30 cm 高度的鞋實在太難穿,很多名模都自動退出這場秀。這雙鞋一點都不簡單,以木頭手工雕刻而成,製作工藝複雜難以量產。全球只有 21 雙,大部分被收藏在博物館內,連 Lady Gaga 都珍藏了幾雙。
尚記得以前曾經風靡一時的低腰褲熱潮嗎?沒錯正是 Alexander Mcqueen 帶起的潮流。從 1994 年開始,品牌多個時裝秀上都出現超低腰褲設計,名為〝Bumsters〞,腰圍低到快露出臀部,挑戰時尚底線。
用天妒英才來形容 Alexander Mcqueen 的身世再適合不過,2010 年當時只有 40 歲的他在家中自殺身亡。從小和母親感情極好的他,因為承受不了母親因病過世的悲痛,加上多愁善感的藝術家個性,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。對時尚界來說是非常沉痛的消息,失去舉足輕重的一位天才,也是一個巨星的殞落。
當時 26 歲的 Sarah Burton 接手 Alexander Mcqueen,依然保留品牌原有的風格,連英國凱特王妃 Kate Middleton 都是品牌的粉絲之一。她平常經常穿著 Alexander Mcqueen 的服裝示人,連結婚時所選的婚紗都由 Sarah Burton 設計,展現大方貴氣,又不會流露出柔弱的女性魅力。
Alexander Mcqueen 本身就是一個傳奇,他的一生被拍成完整傳記式紀錄片《時尚鬼才:McQueen》,於 2018 年上映。內容講述他的生路歷程和內心世界,如何從零打造出他的時尚王國。就正如他設計的經典作品般,他的名字一樣流傳世上永垂不朽。
此文章引用自 Harper's BAZAAR。如你不欲你的文章出現在我們的網站,請聯絡我們。